- 赖东富;贾良飞;
基于生产工艺原则,对PC构件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通过分析PC构件的加工工艺和各工位的生产节拍,增设了4个工位,用于异形构件生产过程中异常模台的缓冲,以及流转顺序调整,解决因摆渡车故障导致生产线断流情况;调整生产线的构件通行高度,满足生产线的生产多样性和通用性,提高生产线的年产量;取消倒挂式鱼雷罐,利用原有运输线立柱,在运输线轨道梁上平面铺设轨道,采用移动小车运输料斗形式,降低了混凝土运输故障率及损耗,便于检修。该产线改造后经生产运行验证,改善了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产线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为PC构件智能生产线的布局设计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2025年01期 v.38;No.334 15-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 陈亮;吴德志;郭首君;钟进;张逢源;
针对现有4GLS2530概率筛振动电机能耗高、振动电机电流负荷率仅有45%左右,以及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电机功率优化及筛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将电机功率从2×11kW降低至2×7kW,实现了筛体重量减小12.78%,电机能耗降低36.3%,筛分效率达到80%以上,振动电机电流负荷率达到70%左右,利用率提升50%以上。并通过应力应变测试系统对筛体结构的关键测点进行动态应力测试,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偏差在±10%以内,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2025年01期 v.38;No.33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1K] - 司徒伊俐;
针对流动施工机械存在的常见安全风险,提出了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为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从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监管与责任执行等方面,探讨了流动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设计了一套涵盖机械设备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现场安全监控和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为建筑工程流动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01期 v.38;No.334 23-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胡卫民;
基于工程机械产品开发标准化工作现状,从产品开发标准化工作过程规范、产品平台化、模块化设计、产品试验验证标准体系、标准化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等方面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产品开发各阶段标准化工作为主线,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工程机械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38;No.334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 周慧鹏;
根据国内外铁路轨枕更换施工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既有换枕机组运用情况,针对当前无缝铁路换枕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不切轨换枕的施工作业工法。首先计算换枕过程中温度、提轨高度、扣件拆装情况对钢轨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使用有限元分析钢轨在换枕过程中的应力最大值,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不切轨换枕的施工工法具有可行性。
2025年01期 v.38;No.33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9K] - 唐华珺;朱科霖;
针对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平台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安全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平台性能测试方法,以评估其性能表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平台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升安全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025年01期 v.38;No.334 34-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 何罗波;沈程科;刘闯;尹志豪;吴铖洋;童琦;
针对塔式起重机在使用双侧油缸顶升时发生顶升不同步现象,从油缸活塞缸筒加工精度、控制系统(即管路、控制阀等)及油缸安装固定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分析其不同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导轮支承强度、油缸固定焊接和操作使用规范性等要求,提高结构设计强度,规避加工过程失误导致的油缸同步性偏差,有效控制各节点对顶升同步性偏差的影响,提出使用操作规范性意见,尽可能避免塔机双侧油缸配置在顶升过程中因双缸不同步而发生严重事故。
2025年01期 v.38;No.33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 马爱丽;鲁耀中;王伟;肖翊;
基于矿山爆破抑尘作业场景,介绍了一款用于矿山露天矿爆破作业的抑尘车,对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对矿山抑尘车喷水距离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及试验验证。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提升矿山抑尘车喷水距离的方法。
2025年01期 v.38;No.334 41-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 冯汉队;苗天峰;
针对矿车在服役过程中车架中桥焊缝附近产生裂纹及断裂的故障问题,对整车包括中桥断裂等部位进行应力测试及多个油缸压力进行同步测试,获取整车应力分布以及中桥处的载荷集中情况,掌握油缸联接方式对于冲击载荷的吸收及调节效果,为后续整车及中桥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
2025年01期 v.38;No.33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0K] - 何新初;王建强;许杰;
针对圆盘式污泥干燥机出现磨穿和蒸汽泄漏时修补维护费时费力的问题,对分体式圆盘污泥干燥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可拆卸、互换性强,具有改良优化结构的分体式圆盘污泥干燥机。
2025年01期 v.38;No.334 46-4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 孙根江;
介绍了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采用控制爆破的施工方法,即通过质点爆破振速监测,逐步调整最大单响药量。该方法可以避免对临近村庄及居民区造成破坏,对同类爆破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2025年01期 v.38;No.334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 周慧芳;高将;王婷;
介绍了老旧小区工程概况,分析了项目重难点,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施工阶段划分等两个方面阐述了BIM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技术方案编制中的应用,指出BIM技术可以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能够直观全面的展示施工各环节,提升了工程技术方案编制质量,提高了企业投标竞争力,对后期施工现场组织管理业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025年01期 v.38;No.33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6K] - 梁树成;
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采用了筏形混凝土分层浇筑技术。通过精确的材料选择、严格的施工设备检查和细致的现场布置,确保了施工前的充分准备。在施工过程中,从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到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分层浇筑,每一步都严格控制质量,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中采用分段浇筑方法,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减少了裂缝风险,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规模建筑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01期 v.38;No.33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 令军贤;
针对常规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易受挠度变形作用影响,导致施工路面平整度不符合施工标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将潼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后进行摊铺接缝碾压,从而完成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施工结果表明,设计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施工后,压实度等各项施工指标均满足施工标准要求,证明所提出技术的施工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38;No.334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 田辉;高传武;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特点、施工工艺的优势和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对市政道路施工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推广应用。
2025年01期 v.38;No.334 111-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 邱尤宝;孙小冲;
以某电力顶管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PLAXIS 3D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进而分析地层损失、注浆压力、开挖面支护压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损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大,0-150kPa时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有较好的控制效果,150kPa以上的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控制不明显,开挖面支护压力在欠压条件下,增大开挖面支护压力,地表沉降减小速率较高,超压条件下,继续增大开挖面支护压力,地表沉降变化不明显。
2025年01期 v.38;No.334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K] - 赵晓光;
探讨了市政道路工程概预算中土石方计量的方法,以某项目为例,详细分析了土石方计量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提供一定参考与指导。
2025年01期 v.38;No.334 116-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 宫钦寿;
分析了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在结构设计中,讨论了不同结构体系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在施工技术方面,重点阐述了深基础、主体结构和机电安装的关键技术。同时,在工程管理方面,探讨了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的要点,强调了科学管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成本和如期完工的重要性。
2025年01期 v.38;No.334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 熊鹏;
针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后又出现需要维修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处理和预防办法。
2025年01期 v.38;No.33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 赵振宇;
深入探究了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强调其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选址、规划布局等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成功应用,为未来建筑施工图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5年01期 v.38;No.334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 - 曾华明;
以厦门白鹭体育场重型可转换看台为载体,对可同时实现田径模式和足球模式转换的重型钢结构可转换看台基础设计及施工进行了研究。从可转换看台基础结构的地基、桩基础、拉梁及环坑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复杂地质应对方案和可转换看台设计要点。分析了可转换看台施工工艺流程,总结了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地基基础设计时应从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出发,综合考虑基础形式、受力要求及经济性等指标进行合理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时应对施工流程中的关键流程进行事前分析,能较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2025年01期 v.38;No.334 127-129+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6K] - 穆军峰;
依托上林锦苑项目建安工程C标段实际工程,对BIM技术在该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方向以及合理的应用措施等进行了介绍,不仅说明了BIM技术的专业性,也体现了BIM技术的的多重功能效用,希望能为该技术在建筑行业获得更广泛和更长远的应用提供助力一定参考与指导。
2025年01期 v.38;No.334 130-13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 李家宜;
研究设计一种有效的高架桥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在承台基坑开挖阶段,通过精确的测量放样和开挖量的计算,严格控制开挖标高,以降低超挖风险,并通过人工清除确保基坑质量。墩柱钢筋绑扎处理前,需清除墩底杂物,设置中心尺寸线,并搭设脚手架,确保钢筋位置准确。钢筋绑扎过程中,强调了钢筋预处理的重要性,包括清洁和除锈,以及涂刷防腐涂料,以增强钢筋的防腐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还强调了焊接质量对顶推施工的重要性,包括对坡口尺寸的处理和焊接应力的考虑,以及吊装前的全面检查和组装精度的控制。施工结果表明,设计的高架桥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施工后,不同桥段的顶推弯曲应力及剪应力均满足施工标准要求,证明设计的顶推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较好,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38;No.334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 刘孟豪;党永军;晋斌斌;魏旭洋;
在模块化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运用一体化保温技术提升建筑的整体能效和施工效率。在应用结果中,各楼层住户的墙体热阻值均保持在0.84至0.88之间,平均值为0.86m2·K/W,这远超过了传统建筑保温材料的性能,充分说明了一体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
2025年01期 v.38;No.334 136-13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3K] - 杨靖;
以C高速公路为例,探讨了压力灌浆技术在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应用。通过选用适当的施工机具设备,实施了路基加固施工,具体包括钻设灌浆孔位、调配合理的灌浆液,并通过灌浆管将其注入路基中。数据显示灌浆前路基的最大承载力为8 MPa,而灌浆后最小承载力提升至15 MPa。证明了压力灌浆技术在增强高速公路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有效性。
2025年01期 v.38;No.334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6K] - 柏文超;
提出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研究。通过规划电气设备的管线的铺设规格和导线预留长度对管线进行铺设,严格执行设计图纸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对线路连接检查、防雷性能测试、运行状态监测以及关键参数校验等进行细致的调试工作,并由专业监理复查和确认,确保所有电气设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能够满足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安装质量优势,有效提升了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
2025年01期 v.38;No.334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 张进;席明;王风来;李晓鹏;
经过实际施工应用,廊道模板支架的应力水平分布显示出较为平均的状态,模板上部的最大应力达到180.6MPa,而面板下部的最大应力则为350MPa,这些结果均符合预期。尽管在特定工况下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应力水平,但整体而言,模板施工的稳定性控制技术有效地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
2025年01期 v.38;No.33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2K] - 钟儒华;
为解决软土路基对高速公路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性的影响,以广东某高速公路为例,分析其应用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包括抛石挤淤、爆破排瘀、水泥搅拌桩、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等施工技术,并对施工流程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以显著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降低沉降风险。
2025年01期 v.38;No.334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 李永军;
通过对铁力至科右中旗国家高速公路黑龙江省方正至延寿尚志界段工程的研究,分析了极端天气条件下桥梁施工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诸如优化混凝土养护方案、提升模板强度与稳定性等一系列防护策略,涉及雪灾预警与除雪方案、冰冻防护措施、雷击防护措施等内容。本研究研究成果可旨在为高速公路桥梁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南。
2025年01期 v.38;No.334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 谭志强;
依托珠海市香海大桥西延线TJ2标对预制小箱梁蒸养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各个阶段的详细介绍,总结每个施工阶段的过程施工要点,包括静停阶段、升温阶段、恒温阶段、降温阶段的逐步介绍。施工过程中的研究表明,对于每个环节的精确时间控制可以有效缩短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025年01期 v.38;No.33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 范素容;
针对市场风险,建议加强市场监测预测、灵活调整施工方案、深入研究政策动态以及实施多元化市场需求策略;对于技术风险,则强调了地质勘察评估、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优化设计方案及强化材料质量管理;在管理风险方面,提出了加强合同管理、优化资金管理、严格进度控制、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和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等措施。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025年01期 v.38;No.334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 许静诗;
结合具体施工案例,探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桩位放线、钻孔精度、混凝土灌注、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等。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优化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并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5年01期 v.38;No.334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 徐起;
针对花溪水库某输水工程岩溶地质分布广、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施工空间受限、单向掘进距离长的特点,研究并总结出岩溶富水地质条件下小断面长距离隧洞的施工关键技术:悬臂式掘进机开挖技术、通风降尘技术、洞内抽排水技术、长距离供电技术、隧洞测量技术和不良地质预防及处理技术,达到降本增效、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1期 v.38;No.334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 龚浩;
以凤台沁园春晓项目中邻近排涝河流、周边环境复杂的地下车库基坑工程为依托,分析了该项目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比较不同水位波动条件下的地下水处理方案及多种基坑支护方式(如SMW工法桩、支护桩和搅拌桩)的优缺点,最终选用“搅拌桩+支护桩”的联合支护结构,并配合基坑内降水措施,成功解决了止水与基坑稳定性问题。结合BIM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支护方案进行了计算验证,确保了设计的合理性与施工的可靠性。同时,围护结构兼作后期挡墙及围挡基础,满足后期使用要求并节约了造价。
2025年01期 v.38;No.334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