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立根;
桥支架现浇是高铁站匝道桥梁工程重要施工项目,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此提出高铁站匝道桥支架现浇施工技术研究。以郑州南站配套工程为背景,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地基处理及支架材料验收、支架搭设、混凝土现浇完成高铁站匝道桥支架现浇施工。通过对施工后现浇箱梁变形测量,桥支架现浇箱梁变形未超出最大限值,符合相关规范,施工质量良好。
2024年05期 v.37;No.33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 张彬彬;
为研究不同钢纤维掺量的轻骨料混凝土自收缩发展规律,用改进的悬挂波纹管自收缩装置来测量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14d龄期的自收缩,并根据无隔板部分约束收缩环试验得到的早期与后期的分界点龄期把14d自收缩分为早期与后期两部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占整个14d龄期自收缩的75%以上,轻骨料混凝土的自收缩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趋势渐缓。
2024年05期 v.37;No.33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 陈火文;
支座错位和墩柱偏移是桥梁运营期常见的病害,存在支座纵向严重脱空或落梁、梁体纵向偏移的风险。为确保桥梁结构运营安全,本文通过对支座错位和墩柱偏移病害成因的系统分析,进而选用千斤顶顶升反力架与横隔板对桥梁墩柱进行纠偏,并更换既有支座,以达到纠偏处治的目的,相关技术措施可为今后类似桥梁病害处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05期 v.37;No.33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 林凯庆;
在建筑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对项目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深入探讨了应用于机电安装的先进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策略,着重分析了模块化安装技术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如建筑信息模型(BIM)。这些技术革新通过标准化组件和实时数据监控,极大地优化了设计和施工流程,有效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了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协调性。文章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如何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和质量控制的严格执行,从而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机电设备安装解决方案。
2024年05期 v.37;No.33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桂书豪;
目的 :为提升河道整治效果。本次开展基槽开挖与港池疏浚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过程:在基坑施工时,选用吸力切割挖掘机作为核心设备。挖掘机的最大挖掘宽度不应超过船体长度的1.1倍。在基槽底边附近开挖时,在分段的中间区域开挖,以免基槽底边开挖出现偏差。开挖边坡时,采用截吸船作为施工设备进行施工。抛锚顺序应根据风力情况确定,将扩孔器移至挖泥船边缘,将其钩入底部泥浆中,以稳定船体。在浮管附近和管架头部周围放置浮管锚进行控制,输水管道选用1+1钢管和橡胶软管组合施工。高负荷时浮标管道应暴露在水面以上,提高了水运工程的质量。结果 :5个小组的桩基水平位移值均在0.03~0.04m之间;A1-A7疏浚区中的疏浚量均在400m3以上,结果符合预期。结论 :整体桩基结构较为稳定,淤泥等沉积物得到了较好的清除。
2024年05期 v.37;No.33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 郑淑健;张雷;刘慧敏;李晨希;
受施工工艺不当、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因素的影响,给排水管道常出现渗漏等问题,为此研究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及其应用。依托某给排水管道工程,选用了HDPE缠绕管、在管道连接部位设置新型HDPE防渗漏接头、水泥砂浆填塞管道穿越接口等防渗漏等技术措施,实现给排水管道的防渗漏施工。结果表明,施工后实例给排水管道在不同压力下渗漏流量均为0m3/min,其防渗漏效果好。
2024年05期 v.37;No.332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 张坤;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厚度和自重较大,实际施工中易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研究装配式建筑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技术。依托某装配式建筑工程,对制作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拼接并加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等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施工中应用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裂能力与延性能力较好,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提供了质量保障。
2024年05期 v.37;No.332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王军芳;
简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概况,并进行施工准备、碰撞检查及装饰绘制处理,在初始的建设范围中实现空间划分。为了提升装修装饰的效率采用BIM技术设计BIM建筑装饰装修三维模型,在该模型在的支持下通过墙体处理及水电路布设的方式来实现施工。针对选定的6个建筑装置测试区域,将初始的装饰装修周期与实测装饰装修周期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的最终工期均缩短了5天以上,这说明此次设计的BIM建筑装饰装修方法更加灵活、高效,针对性明显提升,实际应用效果好。
2024年05期 v.37;No.33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7K] - 王林;
遵义某8m高的永久性土质边坡,拟采用挡土墙的支护方案。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挡墙的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需采用换填或注浆固结等传统处治措施解决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传统处治措施成本较大,检测处治效果工期较长,考虑经济性,拟在挡土墙下部设置钢管桩,对上部的挡土墙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即钢管桩挡土墙。由于遵义地区土质边坡较多,钢管桩挡土墙支护措施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便捷性,该文可为类似的场地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5期 v.37;No.33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冯云法;
简述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无无缝施工技术的意义,阐述了钢筋连接布置技术和钢筋混凝土无缝浇筑技术等方面的房建工程钢筋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通过房建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其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钢筋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具有环保节能特性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2024年05期 v.37;No.332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 李斌;王娜;
针对长江下游牯牛沙水道上段左岸侧深泓区码头钢管桩的施工,由于此处水域地质基本为裸露的强度较高的片麻岩,上部覆盖层极少,仅为30cm左右,大部分区域呈裸岩状态,且河床坡度较陡,常规的打桩船水上钢管桩沉桩工艺无法满足深泓区施工的要求,因此码头钢管桩沉桩施工难度大、桩基质量和施工工期均难以保证。以蕲春港茅山港区绿色建材码头工程为例,分析了引孔植入桩的原理,从进行施工工艺实践研究,提出采用水上施工作业平台引孔植桩法[1]进行钢管柱施工的解决方案,用来代替传统的打桩船钢管桩沉桩工艺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植桩平台”搭建难题,可采用通过水上平台(驳船)上布置旋挖机、履带吊进行引孔施工,灌注混凝土后将钢管桩植入孔内进行固定等先进工艺。2)针对钢护筒埋设问题,可采用驳船上旋挖引孔后植入的工艺。较好地解决了桩基入岩深度问题,确保了钢管桩质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37;No.332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 刘天宇;
在建筑防洪排水工程中,混凝土箱涵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承担着控制和引导水流的关键角色。箱涵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混凝土箱涵施工涉及基坑开挖、模板搭建、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等多个技术环节,每个环节的精准执行都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本文详细讨论了建筑防洪排水工程中混凝土箱涵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工程案例概况、施工前的全面准备、关键施工技术的实施,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工程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024年05期 v.37;No.332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凡文廷;柳宁;程波;
爆破施工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敏感建(构)筑物造成一定影响,非爆方式施工工效低、成本高,急需采用一种低振动、高效、环保的爆破技术,以重庆轨道交通中风化岩层深埋暗挖大断面车站开挖施工为依托,基于周边环境,对爆破参数选择、爆破设计、验证推理进行了重点分析,创新性采用振速监测平台与应力监测平台、细化监管手段实现针对性地质参数回归,达到了无感爆破和绿色环保施工的目标。
2024年05期 v.37;No.332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6K] - 谢亚旗;王枝枝;钟文龙;张红标;
本文通过建设工程设计成本分析,基于建设项目生产及商业运行特征,阐明了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物理、事理、人理”的整体系统思维观;进一步构想建设项目设计生成过程环节,分析建设项目设计造价分析与估算的演变形成;提出了建设项目设计造价形成中的问题构建、概念定义、模型研究、评估试验、设计生成的线性多维思考模式,以期拓宽对建设项目设计造价、建设工程造价的多角度认识和理解。
2024年05期 v.37;No.33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 邵禹铭;
本文以江苏省某医院改造项目为载体,结合地区标准,讲述下浮率竟标模式下的一种风险决策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满足前期测算及对风险量化,在相同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中标率,避免盲目决策,从而降低项目中标后成本风险。
2024年05期 v.37;No.33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戴晓冲;
在资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业亦在对向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进行积极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种将设计、施工与运营相结合的数字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与领域引入和应用,特别是建筑业。但是,BIM技术在机械设备安装项目中的运用还比较少见。建筑工程项目中,机械设备安装作为关键环节之一,其具有施工工序烦琐、需要多方协同作业、安装精密等特点,在促进施工效率提升、节约成本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方面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所具有的优点与潜能以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促进广大人员对BIM技术的认识与运用。
2024年05期 v.37;No.332 130-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雷昊;
如同精密的乐章中不可或缺的安全旋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是构筑时代脊梁、雕琢城市肌理的重要保障。本文犹如一位严谨的指挥家,挥舞着安全策略的指挥棒,深度剖析了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艺术,旨在为建筑领域奏响一曲和谐稳定的建设凯歌。
2024年05期 v.37;No.332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李剑;张长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建设机械以其卓越的性能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高灵敏度的设备,能够显著改善工程施工效率,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05期 v.37;No.33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杨坤衡;
地下室混凝土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防裂防渗施工技术是基础混凝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与耐久性,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创新,防裂防渗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完善,为工程质量与可靠性提供更可靠的保证。笔者本篇文章主要探究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抗裂与抗渗透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2024年05期 v.37;No.332 138-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邹学安;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站前工程JWZQ-1标滨海南特大桥钢板桩围堰施工项目,综合分析了水下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的相关情况,对钢板桩围堰的选型、施工准备、插打钢板桩、插打顺序、钢板桩插打、钢板桩合拢、围堰封底、围堰封堵水、钢板桩及内支撑拆除施工环节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大量的成功经验,钢板桩围堰以其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止水效果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桥梁深水基础低桩承台施工的防水围堰。
2024年05期 v.37;No.332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 李锦德;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与难度不断增加,传统管理方法弊端凸显。BIM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数字化建模将建筑信息集成,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本文深入研究BIM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集成应用,涵盖施工各阶段,分析其优势及具体应用,虽面临挑战但前景广阔,为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提供有力参考。
2024年05期 v.37;No.332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张艳;
本文深入探讨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的策略,旨在揭示当前方法面对改造挑战时的局限,并提出一种灵活有效的动态管理模式。该模式涵盖项目全周期,特别在设计、施工及验收阶段强调成本调整,以应对变动,实现成本控制内的优化。通过分析资金投入时机、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施工资源配置及项目完成的经济评估,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对改造项目深入理解的优化建议,目标是实现成本的精准控制与优化,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2024年05期 v.37;No.332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 吴敌;王佳宾;周慧超;
为了给混凝土曲线箱梁桥桥面板在设计时更加科学的选取桥面板局部冲击系数,本文针对混凝土曲线箱梁桥面板车桥耦合振动问题,对桥面板控制截面采用有效梁段法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进行内力分析,采用三轴12自由度车辆模型,分析了桥面板的影响因素腹板和顶板,利用参数分析研究其变化对桥面板控制截面内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桥面板内外侧根部剪力和弯矩冲击系数均小于1,在设计时可以不予考虑;桥面板跨中的弯矩冲击系数建议取值1.25。此研究结果可以为混凝土曲线箱梁桥面板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37;No.332 149-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 王艳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复杂过程的行业,也开始积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施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建筑品质与安全、实现智能化管理,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还能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分析人工智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应用策略,以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向。
2024年05期 v.37;No.33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本期数据